日前(7月2日),审计署召开专家座谈会,就6月29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2015年审计工作报告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有专家在会上指出:审计工作报告不仅是揭示问题,更注重揭示问题背后的原因,以推动体制机制的改革,由此可见,审计不仅仅是查账,国家审计的功能和定位较以往都出现了提升。
一、整合提炼各单项审计结果
8.7亿元扶贫资金被闲置浪费、40多个中央部门和单位被审计发现大量问题……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反映了扶贫、水资源保护、保障房等方面的“短板”问题,指出财政资金支出、存量资金盘活、绩效方面的突出问题,还揭示了政府债务、信贷质量等方面的风险隐患等系列问题。6月29日,刘家义所作的2015年审计工作报告引发各界关注。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主任郭彩云在日前的座谈会上揭秘报告出炉过程:每年,审计署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的同时,还会同步发布一系列单项的审计结果公告。审计工作报告是在整合和提炼各单项审计结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工作报告里几乎每一个数字和案例,在单项公告里都能找到具体的内容。
郭彩云说,通过审计署官方网站发布的单项结果公告,主要是揭示微观个体的具体问题,为方便社会监督、推动整改和问责,单项公告后会还用附表或附录,详细列示每一个单位涉及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通过审计工作报告和单项公告的结合,将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反映审计情况,从当前和长远两方面更有效发挥审计作用。”郭彩云说。
二、审计报告强调“三个区分”
有专家指出,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带着点儿“人情味”,在列举审计发现的问题时,专门强调了“三个区分”:区分无意过失和明知故犯,工作失误与失职渎职,探索实践与以权谋私。报告中还专门提到要有“包容创新和试错机制”。
一个典型案例是,2015年审计抽查11个中央部门单位科技资金使用情况,发现其中仅扩大开支范围、利用假发票报账等问题金额就达3.17亿元。报告中特别指出:这部分问题资金中,有部分是为保障必要支出不得不到处“凑”发票来报账。据了解,其背后的用意,是指出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僵化、对科研人员劳动经费保障不足。
三、审计现在着眼于解决问题
“跟外界以为审计是查账、揭露问题、发现问题不同,现在是着眼于解决问题,从推动改革的角度来审计。”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
这一观点也得到郭彩云的印证。她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就是希望报告能够更多地揭示结构性、体制机制性问题,力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的深化、管理的规范以及从源头上反腐。
高培勇梳理近几年审计工作变化认为,当前,国家审计的功能定位、作用范围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一提升集中体现在去年中央发布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中。
“框架意见明确指出,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培勇说,从更深层次理解来说,就是国家审计要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角度考虑问题、处理各方面工作,“这和以往仅仅把审计工作当作查账、当作政府部门其中一项职能是完全不同的”。
四、对审计出的“顽疾”专家建议一盯到底
南都讯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被浪费、三公经费不规范、扶贫资金被挪用或闲置,有专家指出,在2015年审计工作报告中,列举的类似问题,有不少是年年审计年年有的老问题。
审计署相关工作人员对此分析认为,这些问题的重复发生,一个原因是财政资金分配权未完全理顺、一些法规制度机制不完善、财政管理方式不适应所致。如果不深化财政改革、理顺分配权,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推动老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审计部门揭露问题,分析原因,还需要将其提到最高决策层,推动相关问题的改革“审计工作报告是把问题提出,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层面上提出来了,关键看提出来之后相关部门怎么整改。”
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裴育关注到,这是审计工作报告连续第9年关注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使用问题,每年都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推动体制机制的完善。
高培勇也建议,审计部门应将每年审计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的问题作为体制机制问题,进行跟踪审计,列入问题清单“一盯到底”。